欧风:真相:为什么才华老师赚不到钱?重要警告!
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?
满大街都是“老师”——教你写作、教你做IP、教你搞流量、教你财富自由。
直播间里口若悬河,朋友圈里天天晒学员感谢信,课程定价从99到9999,层层叠叠像超市货架上的洗发水。
可奇怪的是,很多人火了一阵子,就悄无声息了。
粉丝没少涨,课没少卖,钱也没少收……
但就是赚不到钱?
不是没能力,不是没内容,也不是没人买。
而是——他们根本没“活”进这个生态里。
今天我不讲什么运营模型、转化路径、私域打法。
我要扒开这层皮,看看那些“赚不到钱的知识老师”,到底卡在了哪几个命门上。
一.放格局:敢讲干货,敢给——但你敢吗?
很多人讲课,像在施舍。
讲一半,留一半,生怕你学会了就不买了。
视频里说:“这个方法特别牛,但具体怎么操作?买我的课再说。”
你以为你在“吊胃口”?
不,你在自废武功。
真正能做大的老师,从不怕你学会。
因为他们知道:知识不是藏起来的私房钱,是撒出去的种子。
我认识一个做短视频培训的老师,叫老陈。
他在抖音上直接拍视频:“这是我昨天刚帮客户写的脚本,一字不改,你拿去用。”
底下评论炸了:“真的假的?”“不怕我们抄?”
他回了一句:“抄得越狠,说明我越值钱。”
结果呢?三个月,涨粉30万,课程卖爆。
为什么?
因为他把“干货”当火种,不是当锁链。
你越怕别人学会,就越证明你那点东西经不起推敲。
真正的高手,巴不得你学会、用上、见效——然后回头说:“老师,还有没有更狠的?”
这才是正向循环。
而那些藏着掖着的,迟早被时代扒光底裤。
施比受更有福,是因为“施”打开了能量的通道。
所以你看,第一个坎,叫“舍”。
很多人嘴上说利他,心里全是算计。
讲个案例都要打码,教个方法还要设门槛。
这不是做教育,这是知识地主放高利贷。
你以为你在收割,其实你在自囚。
二.体众苦:你真的懂用户的痛吗?还是只懂自己的痒?
很多老师做课,是从“我能教什么”出发的。
而不是从“别人需要什么”出发的。
比如:
我懂Excel,所以我开个《Excel高手速成班》。
我会写文案,所以我搞个《7天写出爆款文》。
听起来没问题,对吧?
但问题是——
用户不是来学Excel的,他是来升职加薪的;
用户不是来学文案的,他是来搞到客户的。
你教的是技能,他要的是解脱。
我见过一个做职场咨询的老师,她从来不讲“PPT怎么做”,
她只讲:“怎么让你的老板闭嘴,还给你加薪。”
她第一节课就问学员:“你最近一次被领导骂,是因为什么?”
有人说是汇报逻辑乱,有人说是数据没对上。
她听完,冷笑一声:“你们都被骗了。
领导骂你PPT不好,其实是嫌你没懂他的心思。”
然后她教的,根本不是PPT技巧,而是“领导心理地图”。
怎么预判他想听什么,怎么用一页纸让他觉得你懂他。
结果?学员反馈:“这是我人生第一次,做完汇报被领导请喝咖啡。”
这才是体众之众苦啊。
你得蹲下来,钻进用户的鞋子里走一公里。
感受他的焦虑、他的社死、他的深夜失眠。
而不是站在讲台上,优雅地说:“同学们,今天我们讲第三章。”
慈悲不是同情,是感同身受。
所以第二个坎,叫“共情”。
没有共情的知识产品,就像没有盐的汤——看起来有料,喝下去却没味道。
三.给解药:你的产品,是止痛片,还是根治方案?
现在太多知识产品,是“情绪安慰剂”。
●你焦虑?来,听我讲讲“如何打造个人品牌”。
●你迷茫?来,学学“人生定位五步法”。
●你没钱?来,掌握“副业变现三招”。
听起来都对,但学完之后呢?
大多数人,还是原地打转。
为什么?
因为这些课,只给概念,不给路径;只给愿景,不给地图。
真正的解药是什么?
是让用户从“知道”到“做到”之间,少走十步。
我认识一个做私域变现的老师,他的课叫《7天做出第一个1万》。
不是“教你做私域”,而是“带你做出结果”。
怎么带?
他让学员第一天就发朋友圈:
“我是XXX,今天开始做私域,目标7天赚1万,欢迎监督。”
第二天,直接给话术模板,教你怎么私聊第一个客户。
第三天,带练成交对话,一句一句改。
到第五天,已经有学员收了3000块定金。
......
这才是解药。
不是告诉你“药方”,而是亲手喂你吃下去,看着你见效。
而那些只会讲“私域很重要”“用户要沉淀”的,不过是江湖郎中,摇着铃铛骗香火钱。
真正的智慧,是让人从苦中走出来,而不是教他描述苦。
所以第三个坎,叫“结果”。
没有结果的产品,再热闹也是烟花,一炸就散。
四.真交付:你收了钱,就该当“仆人”
很多老师收了钱,态度立马变了。
从“老师”变成“爷”,从“服务者”变成“施舍者”。
学员问问题,爱答不理;
群里打卡,视而不见;
遇到困难,一句“多练习”打发了事。
你收的是学费吗?
你收的是信任。
我见过一个做写作课的老师,叫阿黎。
她收了钱,第一件事是加每个学员微信。
不是群发,是一个一个加,说:“我是阿黎,接下来30天,我陪你写。”
有个学员写不出稿,崩溃到哭。
她半夜两点回消息:“别急,我陪你改,一句一句来。”
后来那个学员出了爆款,第一句话是:“没有阿黎,我早就放弃了。”
你知道最狠的是什么吗?
她不是在“交付课程”,她是在“交付自己”。
而大多数人,只交付了个录播视频,就觉得自己功德圆满了。
真正的交付,是把自己放进别人的生命里。
所以第四个坎,叫“诚”。
没有诚意的交付,就是知识诈骗。
五.财布施:赚了钱,你是想藏,还是想燃?
最后这个,最致命。
很多人赚了点钱,第一反应是:
换车、换包、换朋友圈背景图。
然后赶紧再出个“高阶课”,收割下一波。
这叫知识资本主义——低投入,高溢价,快收割。
但真正能做大的老师,赚了钱,第一件事是:
砸回去,升级产品。
我认识一个做家庭教育的老师,去年营收几百万。
别人问他怎么扩张,他说:“我不扩张,我把钱全投进课程研发。”
他请了心理学博士做顾问,建了学员情绪数据库,甚至给每个学员做成长画像。
别人说他傻:“你这不是成本越来越高?”
他说:“我怕的不是成本高,是对不起那些信任我的家长。”
这才是财布施。
不是捐钱做慈善,而是把赚来的钱,变成更大的光,照向更多人。
而那些赚了钱就跑的,迟早被反噬。
因为能量守恒——你拿走多少,就会失去多少。
财富如水,流出去才有生命力。
所以第五个坎,叫“愿”。
你到底是为了“成为名师”,还是为了“成就他人”?
你看,这五条,哪一条都不是技术问题。
是心法。
1.格局、
2.共情、
3.结果、
4.诚意、
5.愿力
—— 这五样东西,决定了你是“知识小贩”,还是“灵魂摆渡人”。
这个时代,不缺老师。
缺的是敢给、懂苦、能救、肯陪、愿燃的人。
那些赚不到钱的,不是输在方法,是输在人格的重量不够。
你以为你在卖课,其实你在修道。
每一份信任,都是一次渡劫;
每一次交付,都是一次修行。
真正的伟大,不是站在台上被掌声包围,而是走进黑暗,点亮一盏灯。
所以,别再问“为什么做不大”了。
先问自己:
我,配得上那些信任我的人吗?
福利,联系我!
➡️微信号: 8380666
(验证语:赠品)
(长按微信可以复制,再添加好友)
文章评论(0)